立冬吃饺子的由来故事!
立冬吃饺子这一风俗,据民间传说是来自于张仲景。大家都知道他是当时有名的一个医者,当他辞官回家乡的时候看见乡亲们的耳朵冻烂了。
于是就自己研究将羊肉还有各种驱寒气的药材包在一起捏成“娇耳”的形状,分发给农民。
后来人们一口肉汤一口饺子的吃了下去,以后便真的不再冻耳朵了,这就是吃饺子的由来。
而且饺子还于“交子之时”的说法。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,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,故“交”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。
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,立冬之日,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,很多地方都一定要来盘饺子。
常言道,“好吃不过饺子”,饺子的陷也逐渐多样化。
2024年-2024年数九一九时间表(从冬至开始算起)
2024年12月21日-2024年12月29日第一天:2024年12月21日(冬至)
第二天:2024年12月22日
第三天:2024年12月23日
第四天:2024年12月24日(平安夜)
第五天:2024年12月25日(圣诞节)
第六天:2024年12月26日
第七天:2024年12月27日
第八天:2024年12月28日
第九天:2024年12月29日
——查询九九时间表可知,2024年-2024年数九中一九时间是从2024年12月21日-2024年12月29日 。
立冬的节气三侯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对“冬”的解释是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
看来,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,完整地说,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寒冷的意思。
我国古代一些地方古人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,并由此定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三候“雉入大水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,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